技术交流

中国古代水利工程

发布时间:2019-06-05 来源:江西源河工程工程部 作者: 万庆玲

  

我国水利建设,经过几千年百折不挠的努力,取得了辉煌的成就,陆续修建起千千万万的水利设施。人类社会的发展离不开有益生存的水利建设。

一、水利技术史

1.夏商、春秋时期

相传早在商朝末年,我国已经凿成一条规模可观的运河,它的名字叫泰伯渎,是周太王的长子泰伯在荆吴(太湖流域)穿凿的。

春秋时期,开凿的运河渐多,有的为陈、蔡两国所开,在今淮水上游;有的为楚国所开,在湖北、安徽境内;有的为吴国所开,在太湖流域和长江、淮河、黄河之间。这些运河,无论对当时和后世,都有深远影响。

2.秦汉时期

这一时期历经青铜工具特别是铁器的广泛使用,也历经由奴隶制到封建社会的制度大变革,当时社会的水利建设,在当时具有重要的推动作用。由于春秋战国时期的思想解放和活跃的学术,这一时期的水利建设取得了长足的发展,出现了历史上的第一次水利建设高潮。

3.唐宋时期

唐宋时期500多年间,全国政治局面基本稳定,同时,唐代社会开放和宋代学术思想活跃,这些都是水利建设能蓬勃发展的先决条件。在历代水利建设经验积累的基础上,唐宋两朝主要是维修、完善前代建立的大型水利工程,并形成了中国古代传统水利技术的高峰,并位居中世纪世界水利技术的前列

4.元明清时期

本时期社会相对安定,少有长时间战乱,这是当时水利建设稳定发展的客观条件。元代时期建立了沟通南北的京杭大运河,完善于明,到清代,仍然是南北交通最重要的干线。而浙东钱塘江的重力结构鱼鳞大石塘建成迄今300多年一直捍卫浙东濒海平原,其后还建成了一系列灌溉与排水工程,这对促进社会经济文化的繁荣,加强国家的统一,都有巨大作用。

二、古代著名水利工程

1、都江堰

都江堰水利工程是全世界至今为止,年代最久、唯一留存、以无坝引水为特征的宏大水利工程。这项工程主要有鱼嘴分水堤、飞沙堰溢洪道、宝瓶口进水口三大部分和百丈堤、人字堤等附属工程构成,科学地解决了江水自动分流(鱼嘴分水堤四六分水)、自动排沙(鱼嘴分水堤二八分沙)、控制进水流量(宝瓶口与飞沙堰)等问题,消除了水患,使川西平原成为“水旱从人”的“天府之国”。

公元前256年秦昭襄王在位期间,蜀郡郡守李冰率领蜀地各族人民创建了都江堰这项千古不朽的水利工程。在当时,这一工程以灌溉为主,兼有防洪、水运、城市供水等多种效益。而现今,它更担负着四川盆地中西部地区7市(地)36县(市、区)1003万余亩农田的灌溉、成都市50多家重点企业和城市生活供水,以及防洪、发电、漂水、水产、养殖、林果、旅游、环保等多项目标综合服务,是四川省国民经济发展不可替代的水利基础设施,其灌区规模居全国之冠。

都江堰水利工程充分利用当地西北高、东南低的地理条件,根据江河出山口处特殊的地形、水脉、水势,乘势利导,无坝引水,自流灌溉,使堤防、分水、泄洪、排沙、控流相互依存,共为体系,保证了防洪、灌溉、水运和社会用水综合效益的充分发挥。古代都江堰以竹笼、木桩和卵石为主要建筑材料,竹笼内填以卵石,用来建造鱼嘴、飞沙堰、内外金刚堤和人字堤等工程。每年的岁修需要更换竹笼一万多条,为了减少每年的岁修工程材料,历代水工和劳动人民不断谋求工程结构的改造。虽然元代、明代、清代都对其加以改造,但这些工程均因基础不稳,未能持久。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和灌区范围的扩大,从1936年开始,逐步改用混凝土浆砌卵石技术对渠首工程进行维修、加固,增加了部分水利设施,但古堰的工程布局和"深淘滩、低作堰","乘势利导、因时制宜","遇湾截角、逢正抽心"等治水方略没有改变。

都江堰的创建,以不破坏自然资源,充分利用自然资源为人类服务为前提,变害为利,使人、地、水三者高度协合统一。古堰以其“历史跨度大、工程规模大、科技含量大、灌区范围大、社会经济效益大”的特点享誉中外、名播遐方,在政治上、经济上、文化上,都有着极其重要的地位和作用。都江堰水利工程成为世界最佳水资源利用的典范。

2.隋朝大运河

1)广通渠

隋开皇元年(公元581年),隋文帝命大将郭衍为开漕渠大监,负责这一工程。他“部率水工,凿渠引渭水,经大兴城(长安城)北, 东至于潼关,漕运四百余里,关内赖之,名之曰富民渠”(《隋书·郭衍 传》)。隋开皇四年(公元584年),隋文帝又下令加以改建,这次改建由杰出的工程专家,大兴城的设计者宇文恺主持,新渠仍以引渭水为主要水源,自大兴城至潼关,长300 余里,命名为广通渠。《战国策 楚策》说:“舫船载卒,一舫载五十人,与三月之粮。”广通渠的运量大大超过旧渠,对缓和关中粮食的紧张情况,有重要作用。

2)通济渠

通济渠凿于隋炀帝大业元年(公元605年)。通济渠分西、中、东三段。西段以东都洛阳为起点,以洛水记起支流谷水为水源,在旧有阳渠和自然水道洛水的基础上扩展而成,中段以黄河边上的板渚为起点,向东到浚仪,浚仪以下,与汴渠分流,东南走向注入淮水,这是东段。通济渠三段全长近2000里,它不仅渠道长,而且因为要航行皇帝的龙舟,龙舟长200尺,上建四层宫殿,高45尺,所以通济渠必须凿得又宽又深。通济渠工程浩大,施工时间仅为半年,据《隋书 炀帝纪》载,“役丁者十死四五。”但通济渠凿成后,它与邗沟便成为黄河、淮河、长江三大流域的交通大动脉,南来北往的舟楫多走这一水道,特别是它对南粮北运意义更为重大。

3)永济渠

隋大业四年(公元608年),隋炀帝在完成通济渠与山阳渎之后,决定在黄河以北,在曹氏就有水道的基础上,拓展一条航运能力大的运河,这就是永济渠。永济渠也可以分为三段。南段起于沁水入河处,北到卫县(今河南浚县西)。卫县以下经馆陶、东光等地,至今天津市与沽河会合,这是中段。由今天津市到古涿郡(今北京市)为北段系改造两条自然河道而成。永济渠南、中、北三段运河共长1900里左右,大体与通济渠相当,而它的宽度虽然不及通济渠,但运输能力很强,并且也可航行庞大的龙舟。隋炀帝伐辽东出动军队100多万人,后勤供输极大,主要就是沿着这条水道北运。

广通渠、通济渠、山阳渎、江南河、永济渠,虽然是五条运河,但由于它们的规格大体一致,组成了一个由长安、洛阳两都为中轴,呈扇形,东南通余杭,东北到涿郡的完整的运河网。这个运河网把我国当时经济、政治、文化最发达的区域紧密地联在一起,对国家的巩固和繁荣,都有难以估量的作用。

三、中国古代其他水利工程

此外,中国古代还有许许多多除害兴利,造福民生的水利建筑工程,例如秦始皇元年修建的郑国渠,西汉关中古灌渠的穿凿,元、明、清京杭大运河及宋元、明清海塘的修建和发展。这些工程无一不对当时的军事战争,政治民生,经济文化起着不可估量的作用,即使到了今天,这些凝聚了古代劳动人民力量与智慧的结晶仍有部分继续起着灌溉农田、防旱抗涝的作用。

古代劳动人民在建造期间也为我们留下了许多动人的故事传说。我国有文字记载的历史的第一页就是大禹治水的传说,在战国时期,西门豹在邺城治水时,破除了为河伯娶妇的迷信风俗,造福一方民众。其他的神话故事更是多不胜数,如今,我们作为他们的传承,更应该秉承他们的精神,学习科学文化,继往开来,创造属于我们的新的神话。

上一条:没有了

下一条:没有了

分享到: